首页

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2023年年会顺利召开
时间 : 2023-12-08       作者:       阅读数:

2023年12月3日上午,由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主办、太阳成集团tyc33455承办的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2023年年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图书综合楼一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中国传统礼与法关系的再探讨”,来自不同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和深入的讨论。

会议开幕阶段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法律史研究所李富鹏所长主持。

北京市法学会联络部四级调研员程露茜老师率先致辞。她表示非常荣幸参加本次年会,向大家表达感谢敬意和致以衷心祝愿,并介绍了北京市法律文化研究会的历史沿革,强调会一如既往地坚定支持北京市法律文化研究会各项工作的开展。程老师的致辞为研究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体现出北京市法学会对研究会的鼎力相助。

中国法律史学会张生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法大学是他的母校,很高兴能够回到母校参加本次年会。他特别对武树臣、马小红两位先生,也是北京市法律文化研究会的创始会长和前任会长表达由衷的敬意。他认为法律史是一个“慢学问”,武树臣老师和马小红老师在为人和为学、推动法律文化研究会稳步发展等多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他诚挚祝愿两位先生身体健康、会议圆满成功。

   天津市法律史学会侯欣一会长在致辞中表示,疫情三年远离学术中心,十分想念法大。他认为本次会议主题所围绕的“礼与法”,在新中国成立后由几代法学人不断拓展研究,其中最出色的就是马小红老师,要向马小红老师致敬。他还提出了京津冀协同举办研讨会的设想和建议,得到柴荣会长的积极回应。

太阳成集团tyc33455雷磊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太阳成集团tyc33455是以基础法学和公法学为主体的学院,历来非常重视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律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这次承办年会对于太阳成集团tyc33455的发展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近些年越来越重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要做到史料与法理并重。他承诺将来不论是独立举办研讨会还是京津冀合办,太阳成集团tyc33455都将继续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柴荣会长在致辞中说道,法律文化研究会在武树臣教授、马小红教授两位会长的领导下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会风,一直以来都积极地在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方面默默地耕耘。柴荣会长感谢承办本次年会的东道主太阳成集团tyc33455的精心准备和周到安排,感谢所有来参会的领导专家学者,期望学会为青年学者学生的成长搭建成长平台。

开幕阶段的最后,由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李德嘉秘书长汇报工作,他代表研究会介绍了过去一年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开幕阶段结束之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合影完毕,大家又马上进入到会议讨论阶段。

第一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高汉成老师主持,西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武树臣老师为大家作了题为《论“大法家”》的发言。

   首先,武树臣老师用两个古字“灋”和“觿”引出了话题,说明“去”字不是动词,“去”字由矢弓两字组成,矢弓代表诉讼时出具的证据。产生矛盾时,人们就出示矢弓作为诉讼的证据。“法家”概念产生时,并未涉及职业法官。他所说的“大法家”概念指的是古代法律活动的参与者,接近于今天所说的“法律人”。然后,武老师阐述了法家研究的三个境界,从人物、事功、著述三个方面阐明了如何研究“大法家”,为师生指明学术研究的道路。武老师最后指出,中国法制史、法律思想史、法律史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史,在此背景下进行学术研究,会得到很多新的感悟。

在武老师发言之后,会议进入到了“礼敬师长”的惊喜环节。这一环节由姜晓敏副会长主持。法律文化研究会对几位前辈师长的学术贡献致以特别的敬意,并且为他们送上了鲜花和蛋糕,为每一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蛋糕封面。

姜老师首先深切缅怀了已经去世一百余天的郭成伟老师,然后由研一新生张楠将第一束鲜花送给郭成伟老师在现场最年长的弟子姜登峰老师,以表达学术的薪火相传。

第二位被致以特别敬意的是武树臣老师,为武老师准备的蛋糕图案是他的著作《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封面。中央民族大学的范依畴老师、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焦晋林老师为武老师献上鲜花和蛋糕。

   第三位被请到台前的是侯欣一老师,为他准备的蛋糕图案是《百年法治进程中的人和事》封面。为侯老师献上蛋糕和鲜花的是山西警察学院的申巍老师和天津师范大学的张宜老师。

第四位被致以特别敬意的是马小红老师,为她准备的蛋糕图案是《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的封面。中国政法大学的李驰老师和北京工业大学的张岩涛老师为马老师献上鲜花和蛋糕。

第五位被请到台前的是沈厚铎老师,为他准备的蛋糕图案是沈家本诗集《玉骨冰心冷不摧》的封面。为沈老师献上鲜花和蛋糕的是华北电力大学的李竹老师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张传玺老师。

第六位也是最后一位走到台前的是王宏治老师,为他准备的蛋糕图案是《中国刑法史讲义》的封面。中国政法大学的李倩、李超老师为王老师献上鲜花和蛋糕。

 

礼敬师长环节之后,经过短暂的茶歇,会议继续进行。

会议讨论第二环节的主持人是浙江工商大学的崔兰琴老师,中国政法大学陈煜老师做了题为《礼法的时、顺、体、宜、称——从乡饮与乡射谈起》的发言。

   首先,陈煜老师明确了“礼法”的概念,即礼仪法度的统称。在此背景之下,陈煜老师依次讲解了题目中“时”“顺”“体”“宜”“称”五个汉字的具体意涵,随后以乡饮和乡射为例具体说明。乡饮和乡射是两种中国古代的“礼”,传说中的乡饮酒礼有四种形式,而乡射,则是每年春秋两季,各乡的行政长官以主人的身份邀请当地的卿、大夫、士和学子,在州立学校中举行的一种活动。乡饮酒和乡射礼的核心在于“敬”和“谦”,使人养成守礼的习惯。总结研究中国古代礼法的意义,陈老师认为在于培育社会资本、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推动公序良俗以及塑造公民共同体意识。

会议讨论第三环节的主持人是北京交通大学的李巍涛老师,中国政法大学的王世柱老师做了题为《唐律“殴伤见受业师”条源流考论》的发言。

王世柱老师首先说明写作目的,他认为传统律学中的身份关系,包括君臣关系,夫妻关系,师徒关系以及父子朋友关系等,在律典中的演变对理解当下中国的相关伦理关系具有借鉴意义。王世柱老师从三方面进行了讲解:唐律“殴伤见受业师”条含义;唐律“殴伤见受业师”条渊源;唐以后“殴伤见受业师”条的变迁。王老师最后总结此次研究主题的突破与不足之处以及他的体悟,认为明代弘治至嘉靖、万历时期,政治、经济乃至思想领域均发生深刻变化,法律史学应该加强对这一时段的研究。

会议研讨的最后是自由讨论环节,由国家法官学院王立老师主持,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发言。

沈厚铎老师表示,很高兴看到法律文化研究会的蓬勃发展,年轻一代大有可为,中国法律文化研究大有进步。他提出,沈家本是中国法律文化研究的重要节点,沈家本应该作为法制文化研究的重点,研究沈家本还可以从文学、经学、史学等角度切入。

王宏治老师在发言中谈及他的感触,他指出,沈家本对小学的研究应该作为法制史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解释一个字就代表一部文化史,例如王世柱老师从“师”字的源流说起,值得肯定。

焦晋林老师在发言中说,他是考古系出身,喜欢法律,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工作,博物馆有很多古代礼乐制度的文物,如有需要可与他联系。

崔兰琴老师表示,她一直关注婚礼、家礼等等,参加这次会议使得她视野开阔,中华文化的根源在于家的传承,家国天下、父母官等均有体现,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就是礼法关系。

申巍老师在发言中表示,礼法问题是永恒的研究课题,马小红老师的贡献有目共睹,礼法结合对当今有重要的影响,传统与现实应当紧密结合,使传统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姜金顺老师的发言聚焦于戴震“以理杀人”的重新解读。他认为由于受到章太炎的影响,学界主要关注“以理杀人”与清代文字狱的联系;但是结合陆燿、戴震的学术交往来看,戴震对于“以理杀人”的批评实际上是支持常规审理程序以及反对皇帝通过奏折干预司法。

范依畴老师指出,前面三位老师的主题发言给他带来很大启发,礼与法是法律文很好的体现,王世柱老师从反面出发,探讨违反了礼应该怎么处罚,研究非常细致。礼法的矛盾和冲突在今天并未消失,仍然存在,这一主题仍是十分值得研究的

付宁馨老师发言表示,明清时期对女性贞洁的要求,礼对法的影响在证明标准和刻板印象两个方面。她表示,历史是过去与现实的对话,如牟林翰包丽案,就涉及反家暴法,而礼教和古代家庭伦理的秩序也是一个视角。

自由讨论结束之后,会议进入到闭幕阶段。

姜晓敏副会长对会议做总结发言。她表示会议如有缺憾,望诸位师友多多包涵和谅解,并且再次向大家致以诚挚的感谢。她指出,会议的筹办需要各方的协调,非常不容易,特别感谢李富鹏所长和白媛同学的辛苦付出,感谢各位志愿参与会议服务的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正是各位师友的齐心协力,促使本次研讨会得以顺利举办。

清华大学陈新宇副会长代表下一届年会承办方发言,他表示,这次年会的举办达到了非常高的规格和标准,他希望下次会议也能办得像法大一样好。

夏扬副会长做闭幕致辞。他总结了会议的成果和学会的愿景,并且提出将会议的会训定为“朴实、探索、争鸣、包容”,同时提及了学会的简称和英文名称的标识问题。他化用了王国维的《咏史二十首》,以“黑海西头望大秦,千秋壮观人知否。色衰爱驰终难弃,以德服人同载酒”勉励大家,寓意法与礼的古今发展、现代关系和应当的态度,希望各位师生同心同德,再创辉煌。

最后,夏扬副会长宣布本次会议闭幕,会议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推文撰写:方嘉伟  

内容审核:姜晓敏 刘格格

片:介思娇  

 

 

版权所有: 太阳成集团tyc33455 - 太阳集团tyc官方入口官网|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 | 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04635号-1 |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 建设维护 :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